第266章 北归之路,孔氏降闯_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笔趣阁 >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 第266章 北归之路,孔氏降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6章 北归之路,孔氏降闯

  第266章北归之路,孔氏降闯

  十二月十五。

  江夏,楚王府,承运殿。

  “学生参见大帅!”

  赵德友虽然穿着一身仿明样式的文官袍服,却像在军中一样对刘升行军礼,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刘升知道,赵德友这是在表示不忘部队军政员出身。

  他也回了个军礼,随即笑道:“朋诚(赵德友字)既然做了行政官员,就不必再行军礼了。”

  “是。”赵德友先笑着答应了,随即解释道:“学生虽做了行政官,可最怀念的还是当年跟在大帅身边听课学习的日子。”

  “怎么,如今的日子难道就不好吗?”

  “如今虽然忙碌,却格外充实,每日都能看到崋部在发展壮大,自然也是好的。”

  刘升已经安排好湖北、湖南这边的主要军政事务,准备回确山。

  但湖北、湖南毕竟才打下来没几个月,刘升肯定要找一个够分量的心腹来坐镇,才能安心离开。

  赵德友作为军政班一期学员中的第一名,又是崋部第一个转任行政官的军政员,此前任义阳知府兼湖广左布政使,无疑是坐镇武昌府的首选。

  于是,刘升让赵德友转任武昌知府,依旧兼任湖北左布政使。

  义阳知府则由通判高斗垣接任。

  义阳府通判之职则由季象乾接任——此君在息县投效崋部,历任息县县丞、息县知县、信阳同知,政绩卓著。

  目前湖北八府,除武昌知府外,襄阳知府柳玉树(原第十五旅军政员)、黄州知府成诵(兼湖北左参议,原第一师军政员),也是军政员出身,足以保证湖北之稳固。

  ···

  次日,刘升渡过长江,走黄州、过义阳三关回往确山。

  随行的除了新组建的侍卫团外,便是一个团的骁骑卫。

  至于亲卫军其他部分,为了避免拖慢速度、增加行军消耗,都被刘升留在了江夏,也算是震慑湖北的军事力量之一。

  在李定国抽到少数亲卫军作为骨干组建第五师后,亲卫军旅团级将领也有所变动。

  虎贲卫旅长王心武、旅副李牛,军政员吴元晟(军政班三期)。

  胜捷卫旅团级将官基本没有变化。

  骁骑卫变化最大——旅长李荣光、旅副王三甲、军政员步峥(二期)。

  三个团长依次为高文贵、靳统武、闫鹏飞。

  前两位都是李定国投崋时的亲随队长,后一位却是杨魁五发掘的骁将,移民出身,是根正苗红的崋部嫡系。

  刘升离开这段时间,亲卫军将以黄杰为主将,李牛、李荣光为副将,马世敏参赞军事。

  马世敏不在,刘升身边却还是有位文士随行,却是章旷。

  这位大明知州在考虑期限的最后一日竟然想通了,希望去义阳、汝宁看看,再决定是否归降崋部。

  刘升对待有才之人还是比较宽容的,答应了此事,遂带着章旷一起北归。

  一行人全部骑马,等第三日便过了武阳关,到了义阳府信阳县境内。

  走了几十里地,章旷便发现这边明显比刚经过的德安府人烟多了不少。

  德安府虽然已经归入崋部治下,但毕竟才两个月左右,因天灾兵祸影响,路上有不少荒废的村寨,田地也有不少荒芜的。

  可到了义阳府境内,章旷便没瞧见一个废村,田地抛荒也极少——看着稍好些的田地里,都长着一层翠绿可喜的麦苗。

  部队到了信阳城外扎营后,章旷在刘升帐内一起吃饭,忍不住感慨道:“信阳麦子长得不错,只需下两场大雪,明年定能丰收。”

  刘升叹道,“这天干冷干冷的,什么时候下雪可说不准。”

  说起天灾,章旷也十分无语,感慨道:“今年不仅河南又大旱,南北直隶、山东、湖广乃至浙江,也有许多地方出现旱灾,之后又是蝗灾、瘟疫。

  听说就连苏州太湖边的吴江县都干旱数月,飞蝗蔽日,米价最高时涨到了四两每石。”

  太湖周边属于鱼米之乡,虽然因种桑养蚕占了些农田,但正常年景是不缺粮食的,甚至有江南粮仓之称。

  即便如此,都出现饥荒,可见灾害之重。

  刘升道:“去年天灾可以用‘重’字形容,今年天灾便可以用‘广’字形容,百姓都不好过。

  但如果不是大明吏治腐败,官府无能,地方多有劣绅恶霸趁机欺压百姓,这天灾也并非没法扛过去——众志成城,人定胜天!”

  众志成城,人定胜天?

  章旷一时沉默,却是被刘升这坚定的八个字给触动了。

  回过神来,章旷想起大明朝廷的处境,却又不禁感慨道:“大明别说管地方了,如今朝廷怕是都支撑不住了。”

  却是刘升在北归的当天早上,又收到一份汝阳转发来的电报。

  十二月初二闯军终于攻破了兖州府城滋阳。

  漕运总督张国维突围出城,被闯军追击,一直败逃到沂州。

  闯军则是连下曲阜、泗水、邹县、滕县等地,数日间便将兖州府又攻占了三分之一还多。

  如今兖州府仅有东南部的费县、峄县、沂州、郯城尚属大明。

  章旷随行后得知这个消息,便知道朝廷怕是很难夺回兖州运河了。

  刘升评价道:“漕运本就弊端重重,却受各方利益羁绊,难以废除。

  我若是崇祯皇帝,就趁着漕运被断的机会改海运,让南方米粮走海路至京师。”

  章旷道:“其实前年中书舍人沈廷扬就进献了《海运书》、《海运图》,建议恢复元代的海上漕运。

  那位起先迟疑,只允许沈廷扬暗中试行。

  去年沈廷扬以两艘海船,将数百石米从淮安运送至天津,仅用了十天左右,那位才对海运有所信赖。

  但正如大帅所讲,漕运牵扯利益众多,骤然改成海运必遭受众多阻拦。于是那位便让沈廷扬先以海运督办辽东粮饷,京师粮食依旧用漕运。”

  刘升听了一笑,“所以说大明这艘破屋直接拆了就好,因为已经没法修补了。”

  两人正聊着。

  李唯七拿着一份译好的情报从走进了大帐,神情古怪。

  “大帅,汝阳转山东的紧急情报。”

  章旷看了李唯七一眼,很是好奇,为何崋部情报传递如此之快。却考虑到他还没正式投入崋部,不好意思问。

  “这孔家果然是谁来跪谁。”

  刘升的话让章旷一下子转移了注意力,不禁问:“莫非孔家竟降了闯贼?”

  刘升点着情报道,“十二月初四,闯军围曲阜,孔氏知县开门献城投降。

  初七,衍圣公孔胤植便给李自成献上了一份奏表,劝请李自成称王。”

  “什么?!”章旷听完直接震惊得猛然站起,“衍圣公怎能如此?!”

  在章旷看来,孔家这哪儿是降贼啊——他们比降贼还过分!

  刘升露出嘲讽的冷笑,道,“据密报上所讲,李自成本要下令将孔氏抄家,孔氏提前得知消息,才想出了这招。

  再说了,对孔氏来讲,降闯又算得了什么?历史上他们可是降过蒙元的。

  如今只是降闯,若建奴能打到山东,说不定他们还会降了建奴。”

  第一更。

  【打了三天点滴,嗓子炎症快好了】

  错字后面改。

  【湖北省】(行政官员委任参考)

  历任巡抚:李长文

  以赵德友、王扬基兼任左右布政使,

  郧阳知府:阎尔梅(由邓州知州升职)

  襄阳知府:柳玉树?通判邝曰广(化名:方辽,1641.12,原明襄阳推官)

  德安知府:王维屏(降官,原明武昌知府)、

  随州知州徐世淳化名降崋、

  荆门知府(原承天府):王扬基(原明湖广右参政)

  荆州知府:徐起元(降官,原明郧阳知府)、

  武昌知府:赵德友兼左布政使(1641.12)、

  黄州知府:成诵兼湖北左参议(1641.10)

  汉阳知府:堵胤锡(原明长沙知府,1641.11上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g.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