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巡抚作妖,成都民乱_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笔趣阁 >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 第361章 巡抚作妖,成都民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1章 巡抚作妖,成都民乱

  第361章巡抚作妖,成都民乱

  在三国时期,有同一家族分别出仕魏蜀吴的例子,甚至有亲兄弟分别出仕不同国家的。比如诸葛亮仕蜀汉,其兄长诸葛瑾却仕孙吴。

  但那是在遥远的三国时期。

  在如今这个时代,若让四川其他官员知道他的长子仕崋,恐怕不仅他这重庆知府的位子难以坐下去,甚至有可能被认为有叛明投崋之疑,给抓起来!

  那为何他的长子会有如此“不孝”之行径呢?

  是因为,长子认为他应该弃明投崋,也在用准备仕崋的行为逼他做出降崋的选择。

  事实上,这封家书的后半部分,长子都在直言劝他降崋。

  其一是告诉他大明已如大厦将倾,难以挽救,而大崋的出现则是顺天应民,必将替代大明,建立新朝,令天下恢复太平之景。

  其二,大崋皇帝已委任赫连岳为征西将军、委任沈万登为平西将军,今秋便将发十数万精兵,攻入蜀中,夺取川贵!

  以四川如今的大明官府和明军状况,若要抵抗崋军,无异于螳臂当车,以卵击石,只会牵累无数无辜百姓受难于战火,而难以改变四川为大崋所有的结果。

  既如此,他这个重庆知府无论是从个人安危及前程考虑,还是为重庆府百姓考虑,都应该弃明投崋!

  讲实话,王行俭都没想到印象中在他面前有点怯弱寡言的长子会在家书中有如此大胆之言。

  若非家书为长子亲笔所写,一些言语口气也类似,他都要认为这家书是假的了。

  他是崇祯十年进士,在巴县当了一任知县,因政绩突出,而重庆知府又刚好出缺,他稍微派人活动了番,就当上了重庆知府。

  在此期间,他只带了一名妾室和十来个家仆随行服侍,因兵祸连结,他已四五年没回家。

  大约是这几年他那长子经历太多,迅速长大,才变得与他印象中有些不一样了吧?

  想到这里,王行俭竟比以往更加思念起远在家乡的妻子等亲人来。

  就在王行俭看着家书思乡心切时,外面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喊声。

  “东翁可在?在下有要事禀报!”

  王行俭赶紧将这封家书收藏好,这才从书房走出去。

  他如今身边有两名师爷,一个是准备出任巴县知县时请一相熟的绍兴友人,即著名的绍兴师爷,钱粮刑名皆会。

  另一位却是当上重庆知府后,邀请一位在重庆结识的友人担任。

  这位友人也姓王,名叫王则,却是成都人。其虽为秀才,却是成都大户人家出身,因此在成都颇有些人脉。

  王行俭邀请王则担任师爷,便是看中其人脉、能力,希望王则能帮他打点好成都那边,并及时传回一些重要消息。

  因为王行俭明白,为官,有时候消息灵通、人脉关系比政绩还重要。

  王则前些日子去成都办事,如今忽然回来,还说有要事禀报,很可能是成都那边出了什么变故。

  王行俭心中做出如此判断时,已经来到堂中,让家仆将王则请了进来。

  王则进来后都顾不得行礼问候,便着急地道:“东翁,成都出大事了!”

  王行俭微微皱眉,道:“稚规(王则字)莫急,坐下来喝杯茶,平心静气后再说。”

  “唉,闹出这么大的祸事,我如何还能平心静气?”

  “到底出了什么事?”王行俭索性追问。

  王则道:“自前任巡抚邵捷春因杨嗣昌之弹劾被逮捕入京后,不是由那廖大亨任巡抚嘛。

  因此前朝廷催逼四川钱粮,廖大亨便东挪西借,筹措一批先送出川,直接将四川巡抚衙门下各钱粮公库搜刮得一干二净,结果公中连官吏、衙役的薪俸都难以发出来。

  再加上如今四川面临崋军重兵压境,急需钱粮募兵抵御,廖大亨便一再加重税赋。

  其他地方情况如何暂且不知,但成都府却是有不少大户带头抗税。

  廖大亨见夏税难以收上来,竟允诺成都府那些负责收税的小吏、衙役,不仅他们的薪俸皆从这夏税中来,甚至可以在其中抽成,以作奖励!”

  “什么?!”王行俭听得大为惊诧,“廖大亨怎可如此?岂不知胥吏贪婪,人心欲壑难填,此令一下,那些胥吏怕是会逼得百姓家破人亡!”

  “看看看,东翁见识都要比那廖大亨高!依我看,当初这廖大亨能巴结上杨嗣昌,成其党羽,担任监军,必是送了重礼!”

  作为一个屡试不中,又对大明官场昏暗深有了解的师爷,王则忍不住再次对廖大亨在四川官场的崛起吐槽。

  王行俭道:“杨嗣昌都病死了,如今四川与京师也断了联系,你说这些又有何用。”

  “唉,”王则叹了口气,“东翁,如今四川危如累卵,在下心中气闷,这些话不吐不快啊。”

  “还是说正事吧。”王行俭有点无奈的提醒。

  他这个师爷在打听消息方面确有能力,但缺点也明显,那就是跟熟人话特别多,说事还容易偏题。

  果然,王则一拍脑门道:“看我这脑袋——正如东翁所料,廖大亨昏招一出,先是彭县因官吏逼税太急闹出人命,引发民乱。

  随后民乱迅速扩散,府城周边十六县,如今仅剩府城附郭华阳、成都两县没乱,剩余十四县皆起了民乱。(成都大府,不止十六县。)

  甚至有乱民举起‘崋’字大旗造反,自称伪崋将军,攻破县衙,控制了县城!”

  听王则说到这里,王行俭人都傻了。

  眼见崋军大兵压境,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攻入川中,成都府作为巡抚衙门、布政使司衙门等众多四川省级官衙所在,为四川之腹心,竟然在此时出现大规模民乱!

  这不就像,两人相斗,一人本就年老体虚,不是另一青壮对手,却在临阵之际突发心疾差不多吗?

  如此情况,四川哪有半点可能守得住?!

  再思及廖大亨此人当上四川巡抚的过程,以及上任后的所做作为,王行俭忽然觉得长子在第三封家书中所言对极。

  这大明真就彻底没救了!

  该亡!

  那崋军既有建立新朝的气象,大明早亡,或许对百姓来说反倒是好事!

  想到这里,王行俭眼底闪过一抹坚定神色,却是已决心带着整个重庆弃明投崋。

  不过此乃天大之事,必须从长计议,谨慎为之。

  回过神,他看向王则,问:“如今成都那边情况如何?廖大亨等人有何应对之策?”

  王则道:“廖大亨此人昔日担任监军时,便见其无能,如今面对这么大的民乱,又能有何妙策?不过是派军镇压平乱罢了。

  也亏得成都府城聚集了不少兵马,各县乱民或只是抗税,或是仓促起事,未来得及形成大患。

  府城那边花些时间,应该可以将各县民乱镇压下去吧。

  只不过经此一乱,成都府不知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乃至死于兵祸。”

  王行俭听完眉头微微一抖。

  成都府有重兵镇守,民乱仓促而起,若无外力,确实难以成事。

  不过,从成都有乱民知大崋建立之事,又举“崋”字大旗借势,便可知崋军谍探多半也渗透到了成都府。

  念及此处,王行俭微微眯眼道:“稚规想得简单了,崋军本就要攻打四川,若知此事,怕是必有动作。”

  “崋军如何能知此事···”王则先这么说了一半,便猛然醒悟。

  成都周边的百姓都知道大崋建立之事了,甚至举“崋”字大旗造反。

  成都方面又没有能力封锁民乱消息。

  如今他都带着民乱的消息来到了重庆,说不定已有崋军探子将此消息送去荆州那大崋征西将军赫连岳处了!

  第二更。

  崇祯年间四川巡抚换得也很勤快,基本一年一换。

  邵捷春之前不说,之后廖大亨一年,陈士奇又一年,然后便是龙文光、马乾···

  历史上,廖大亨严逼税赋,引发成都民乱是真实事件,他也因此罢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g.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