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132秦王,你来真的?_我在大秦瞎编功法,嬴政练成了?
笔趣阁 > 我在大秦瞎编功法,嬴政练成了? > 第133章 132秦王,你来真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3章 132秦王,你来真的?

  第133章132秦王,你来真的?

  嬴政看着前方,眼中闪过一丝犀利的光芒,他知道要在这天下树立大秦的威望,不能轻易地让这些小国得逞。他转头看向赵高,“赵高,各国如此,你有何高见?”

  赵高略显犹豫,终于说:“王上,如今各国联合阻挠,单纯以武力来胁迫,恐怕效果不大,而且会让更多的国家联合起来对抗大秦,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手段,例如以商为交,提出高额的奖励,吸引他们的水利之士前来。”

  嬴政深吸了口气,眉头紧皱,“赵高,吾知你心中有计,但大秦岂能为了这些人才,向这些小国低头?这样不仅失去了大秦的威严,而且还会被他们认为是软弱,吾不想看到这样的大秦。”

  赵高低头,声音带有些微颤抖:“臣明白,王上的决策是对的,但各国现在的做法确实给大秦造成了一些障碍。”

  嬴政眼中的光芒更加锐利,他站起身来,走到殿中央,“既然如此,吾就要让这些小国知道,挑战大秦的代价。”

  赵高心中一紧,他知道嬴政决定了什么。

  嬴政看向赵高,“赵高,立刻发布告示,告诉这些小国,谁胆敢阻挠水利之士前来咸阳,大秦将立即发兵攻打。吾要让他们知道,大秦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挑衅的。”

  赵高立即答应:“是,王上。”

  告示很快制定出来,随即通过快马传送到了各个城池,各国之间。

  告示上写道:“大秦帝国宣告,若有哪国胆敢阻挠我大秦征召的水利之士,我大秦定会发兵攻打,不会有任何留情。大秦的意志不可挑衅。”

  这一告示一出,各国都震惊了。

  在韩国的王宫中,韩王坐于高台,边上则是他的重臣们,一个文臣匆匆走入殿内,手中持着一份布告。

  “大王,咸阳发来的最新命令。”文臣递上布告。

  韩王展开布告,脸色渐渐变得凝重。他看完后沉吟片刻:“秦王嬴政的确是大胆之人,如今竟直接威胁出兵,我们韩国现如今,真的有力量与大秦对抗吗?”

  一个武臣答道:“大王,我韩国虽然军力不如大秦,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轻易屈服。”

  “屈服?”韩王苦笑,“是的,但我们必须考虑韩国的百姓,若因我们的决策导致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那岂不是更大的罪过?”

  文臣说:“大王,韩国若不抵挡,那秦国的胃口会不会变得更大?”

  韩王叹息:“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百姓的安全。下令,开放边境,不得阻止人才往来。”

  燕国的王宫内,燕王闻讯也是面露犹豫之色。

  “秦国如此嚣张,真的不怕其他国家联合反抗吗?”一个重臣怒道。

  燕王摇头:“秦国如今的势力已经不能小觑,我们燕国能与之对抗吗?”

  一名文臣说:“大王,我们若是屈服,未来的日子还有多少自主权?”

  燕王深吸了一口气:“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燕国的稳定,下令,不再阻挡人才往来。”

  魏国与齐国:

  魏国的王宫,魏王与重臣们聚集一堂。

  “秦王嬴政这是何意?”魏王问。

  一名重臣冷笑:“无非是想震慑各国,加强他们的统治。”

  魏王思索片刻:“我们魏国若与大秦开战,胜算几何?”

  武臣回答:“大王,魏国的军队虽然精锐,但与秦国比,实力仍有差距。而且秦国近年来连续吞并其他国家,军力已经十分庞大。”

  魏王沉默片刻:“我们不能轻易屈服,但也不能冒险。传我的命令,加强边境防守,但对于个别离去的人才,不必过于严苛。”

  齐国的王宫,齐王破口大骂:“嬴政这小子,真的以为吓唬一下,齐国就会怕了吗?”

  一名重臣急道:“大王,现在的形势已经不是我们齐国能够单独对抗的了。”

  齐王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我齐国自有我齐国的底气,命令将军,加强边境防御,准备迎战。”

  文臣劝道:“大王,此战的胜败对齐国来说太过重要。我们应该考虑是否有其他方式解决。”

  齐王怒道:“我齐国不是那么容易被欺负的!”

  话音刚落,一个使者匆匆走进:“大王,韩、燕两国已经表示不再阻挡人才往来。”

  齐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么快?”

  文臣叹道:“秦国的压迫使各国只能选择退缩,大王,齐国是否也该重新考虑我们的策略?”

  齐王沉吟片刻,终于叹息道:“暂且观望,看看秦国到底有何打算。”

  此时的咸阳,嬴政得知韩、燕两国的反应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两国都选择了明智之举。”

  赵高走上前:“王上,魏、齐两国还未有动静。”

  嬴政冷笑:“他们不出手,我会让他们知道秦国的厉害。”

  咸阳宫中,嬴政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刀,锐利异常。他轻轻拍了拍手,对身边的赵高说:“传我命令,召唤王翦和蒙骜将军前来。”

  赵高恭敬地答应:“是,王上。”

  话音刚落,赵高转身,手持金扣的玉令,走到殿外,对一名侍卫说:“王上有命,速传令给王翦将军和蒙骜将军,命其速速前来。”

  那侍卫听了,身体一震,立刻策马奔去。

  王翦和蒙骜二将军在军营中,虽然与宫中有一段距离,但在秦国,王上的命令就是天命,不容迟延。

  命令像流水一般,从一名侍卫传到另一名侍卫,直到传到了军营,王翦和蒙骜听闻王上有召,便立刻起身,身着盔甲,策马飞奔而去。

  王翦,身高七尺,背部笔直如松,骨骼粗大,面如冠玉,双目如电,整个人给人一种坚毅而冷酷的感觉,他所身穿的盔甲,是秦国的特制,银白色,上面雕刻着神兽,显得威风凛凛。

  蒙骜,则是一个瘦高的身影,但他的眼神犀利,如同猛禽一般,他的盔甲上,画着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两位将军骑着马,急速而来。

  不多时,已经到了咸阳宫的大门,侍卫看到两位大将,忙开门迎接,王翦和蒙骜进入大殿,看到嬴政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两人齐齐下马,步步走到龙椅前,双膝跪下,大声道:“王翦、蒙骜参见王上!”

  嬴政点点头,示意两人起身,语气坚定:“你们二人是我大秦的骨干,此次召唤你们前来,是有一事相托。”

  王翦和蒙骜齐齐站起,王翦说:“请王上吩咐。”

  嬴政沉吟片刻,道:“齐、魏两国对我大秦心怀不轨,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置?”

  蒙骜眼神冷冽,说:“王上,齐、魏两国虽然势力不小,但在我大秦面前,仍是小鱼小虾,如果他们敢与我大秦为敌,我愿意为王上征伐。”

  王翦则更为冷静:“王上,齐、魏两国固然不可小觑,但我觉得,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先击破其中一国,再对付另一国。”

  嬴政微微一笑,道:“王翦说得不错,那么我决定,王翦,你带三十万大军,直攻燕国的边境,看他们有何举动,若是执意顽固不灵,那么就踏平它……蒙骜,你则负责辅助,带领二十万大军,做为后援。”

  王翦和蒙骜立刻叩头:“谨遵王上之命。”

  嬴政站起身来,目光犀利:“此次出征,必须取得胜利,让所有人知道,挑衅我大秦的代价是什么!”

  两位将军再次叩头:“必定不负王上所托!”

  夜幕降临,月光银盈,远处的鼓声传来,一队秦军骑兵如同黑暗中的鬼魅,快速移动。

  这是王翦亲自带领的先锋队,负责探路。

  远处的丘陵上,万千火炬随风摇曳,仿佛星辰落地,那是秦军主力,三十万大军分布在广大的平原上,行进中的队伍宛如一条黑龙,威武而庞大。

  “将军,据前方探子报告,燕国的边境防线并没有太大动静。”一名参谋报告。

  王翦点点头,“不必担心,他们现在还未意识到我们的意图。”

  随着军队深入,前方出现了一个大型营地,那是燕国的边防城池,城墙上点燃的火把使整个城池如同白昼。

  王翦冷眼观察,命令:“召集弩兵和长矛手,准备进攻。”

  数千弩兵整齐地站成一排,长矛手背后跟随。

  随后鼓声骤响,弩箭如雨般射出,一时间,城墙上的燕兵惨叫连连。

  王翦看到时机已成熟,高声命令:“骑兵,冲锋!”

  伴随着激昂的战鼓,数千骑兵冲向城门,城墙上的燕国守军面对如此威猛的进攻,心生恐惧,纷纷退缩。

  燕国的城池被迅速攻破,大批士兵被俘,城内百姓惊慌失措,王翦站在城头,俯瞰下方,冷冷地命令:“把这里作为前线基地,整合兵力,准备下一步的行动。”

  与此同时,蒙骜带领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到达后方,与王翦的军队汇合。

  蒙骜和王翦站在城墙之上,共同商议战事。

  ……………………………………

  燕国王宫,深夜。

  月光如水,照亮了燕国的王宫,但宫内却是一片紧张和慌乱,急促的脚步声、不断的低语、急报传递,所有的这些都因为一个消息——秦军大举入侵,燕国边境城池已经失陷。

  “报——”

  又一名急报的使者冲进了大殿,燕王已经没有坐下,焦急地等待着这则报告。

  使者单膝跪地,大声报告:“大王,秦军已经攻破了前线三座城池,而且进展之快,完全超出预料!”

  燕王震惊地站起身来,面色铁青:“这……这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守军呢?”

  “回大王,城池守军几乎在瞬间就被击败,而且有消息称,秦军中有王翦和蒙骜两大将军带队,他们的兵法之高,我们难以抵挡。”

  大殿中,众大臣们面面相觑,气氛紧张到极点。

  一名年老的大臣冷静地说:“大王,现在最要紧的是要立刻调动援军,稳住战局,不能让秦军继续前进。”

  燕王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要调动近郊的军队,迅速赶往前线。”

  话音刚落,又一个使者冲进大殿,满脸的恐惧:“大王,不好了,秦军已经逼近京城了,他们的速度实在太快,我们完全来不及反应!”

  燕王整个人都像被雷劈中一样,呆立在原地,大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难以置信。

  过了好一会儿,燕王才缓缓说出了那句让整个大殿更加震惊的话:“秦王……竟然来真的。”

  面对如此强大的秦军,燕国似乎已经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而且,秦军的目的很明确,他们要的不是征服,而是燕国境内的水利人才。

  又一个急报进来,是燕国与秦军的战况:“大王,秦军正在压迫我们撤退,他们提出条件,只要我们交出境内的水利人才,他们就不会进一步进攻。”

  燕王眼中闪过一丝茫然:“他们……竟然为了一个水利人才而发动这样的大战?”

  一名文官上前劝解:“大王,现在不是感叹的时候,若是真如秦军所说,我们交出人才,至少还能保全京城和百姓。”

  燕王深吸了一口气,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好,我答应秦军的条件。”

  燕国境内,有一名叫做沛公的人才,精通水利。他的才华已经闻名于世,此次秦军为了他而来。

  沛公被召入王宫,面对燕王,他深知自己此刻的处境。

  燕王看着沛公,叹息道:“沛公,为了燕国,你愿意前往秦国吗?”

  沛公微微一笑,淡然地说:“大王,为了燕国,我当然愿意。”

  燕王深深地看了沛公一眼:“沛公,你是燕国的瑰宝,你的离去是我们的损失,但为了国家,我只能这样做。希望你在秦国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

  沛公微微点头:“大王放心,我会为燕国争取到最好的条件。”

  城外的秦军阵营规模宏大,凭借着近日所取得的连续胜利,整个军营都笼罩在一股胜利的气氛中。

  夜空之下,无数帐篷整齐地布置,火把照亮了整个营地,透露出无比强大的军威。

  王翦站在高高的临时指挥台上,背后是飘扬的秦国大旗,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是战神下凡,无敌天下。王翦的眼神深邃,仿佛能够看透一切,他手中握着秦国的宝剑,正等待着燕王出城。

  就在此时,燕国的城门缓缓打开,燕王与其重臣,以及那位沛公走了出来。他们的脚步虽然沉重,但目光却是坚定。

  王翦微微一笑,跨步下了指挥台,迎向了燕王。

  “燕王,果然是英明神武,知道如何为国家做出选择。”王翦抱拳道。

  燕王微微一笑,但眼中有些哀愁:“王将军,我燕国虽小,但也有我们的骄傲。今日,我愿意交出沛公,但希望秦国能够遵守承诺,不再进攻。”

  对此。

  王翦并未立即回应,而是将目光看向燕王身边之人。

  “他便是沛公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g.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