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街想崇祯_回到明朝当朱标
笔趣阁 > 回到明朝当朱标 > 第8章 大街想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大街想崇祯

  中秋佳节,收拾停当,朱标带着三宝走出王府大门,说道:

  “在院里乖乖等我回来。”

  玉儿和锦儿点点头,没有多问,两人乖乖的进了大门。

  朱标买了两块月饼,饼面上绘月宫蟾免,给三宝一块,边走边吃,不多时来到城中心。

  “月饼,刚出炉的月饼!”

  “猜灯谜,猜中有大礼。”

  “死鬼,又偷看女人。”

  朱标转头,看到一幅嫦娥画像前,妇人揪着男子耳朵,骂骂咧咧离开。

  街道上,楼阁鳞次栉比,街道两旁摆满月饼,吆喝声此起彼伏,人头涌动,好不热闹。

  中秋习俗,拜月用的瓜果点心和祭月用的果饼和香烛随处可见。

  不少店家门口,挂着月宫符象,符纸上兔子和人一样站立上面,双爪抱拳。

  朱标转到一家水粉铺子,停下脚步。

  “戴春林?”

  崇祯年间,戴春林就在扬州埂子街开了香粉店。

  独创焖地藏法、酒源水浸炼木蒸提浓等把天然药草植物和矿物提炼加工,香粉深受那些妃子喜欢,自己没少受粉气熏陶。

  这香粉店往后还是大明的宫粉,里面站着几个文人书生模样的男子站在里面挑选着什么,生意火到让人害怕。

  日后大明商业空前发达,这商税税率却极低,并不是大明朝税收的主流。

  朱标低叹。

  农税的量比商税多得多,税收主要是田赋,明末时除了每亩九厘银子,又有辽饷、剿饷、练饷。

  辽饷:嘉靖二十九年开始征收,开始为应对鞑靼犯边。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崛起,努尔哈赤公布“七大恨”讨伐。

  辽响数量不断加大,最终定额每年520万两。

  剿饷:崇祯为了镇压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加的税,从崇祯十年收到崇祯十三年,每年280万两。

  练饷:则是为扩军练兵所需要的军饷而加征,崇祯十二年征收了730万两。

  这三样在都属于正常税负之外的加税,确实加重了明末民众的负担。

  而官僚士绅、皇亲国戚等特权阶层不用纳税。

  很多农户为了逃税向不纳税的缴纳低于税收的钱,使自家产业挂在这些人名下。

  这些做生意的商人,更有头脑。

  资助才华出众的读书人考科举、做官,最后大明的官商勾结逃避纳税。后来,竟干脆推动朱标的大明朝减免商税。

  自己上辈子没少和这群文官对抗。

  当时,东林党、浙党还有其他朋党中的很多文官就是这些大商人利益的代言人。

  自己为了想办法还去加收商税,结果举朝大半的文官说大批自己“与民争利”。

  原本后世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也非常发达。

  与南宋相比,领土面积和人口远远多于当年的南宋。可每年的财政收入却是远低于南宋。

  说明税收出了问题!

  税收体系出现问题,使得国家财政困难,难以应对危及国家稳定的天灾、战事。

  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上辈子的原身为了镇压义军继续加税,陷入恶性循环。

  但这也只是部分原因。

  万历年间,征税系统就快完了。派太监收税,被抗税。不仅抗税,还抗税成功了。

  解决问题,要靠征税。而要征税,得有兵。

  就是有钱有兵!

  有钱,能养兵。

  有兵就能收钱。

  上辈子才知道,那个原身崇祯实际上控制的军队还没有吴三桂的家丁多。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实际控制军队的皇帝只有正德。

  可正德结局是落水而死。

  厂卫作为最后一把刀,派出的太监被地方势力打死,只能杀个别文官。

  面对那些大利益集团,根本毫无威慑力。

  而当时财政危机,是明朝和平民没钱。商人、官员、士绅等都是非常富裕的。皇帝为了每年数百万两银子愁的白头。

  可李自成进北*京后直接一顿严刑考打,轻松就从官员身上搜刮出七千万两白银。

  对比之下,触目惊心。

  上辈子穿越当崇祯,那群东林党搬出了各种和自己对抗,什么以死明志,撞柱子石狮的没少做,个个咬牙切齿。

  看到戴春林,这些明末问题又历历在目,想到自己当时费的力气,朱标心里就来气。

  想要改变明末现状,就得从现在一点一滴开始,要不定个小目标,把大明培养下……

  憋着团火和三宝进了戴春林。

  店里胭脂水粉琳琅满目,散发出淡淡的草药香气,胭脂水粉盒子上都挂着纸条,是中秋节的猜灯谜。

  老板翘着胡子,从怀里摸出些散碎银钱,递给店里那个小跑堂的,慢条斯理地道:

  “你,去替老爷我买上一只城南的五香蒸鹅过来,让厨子把肉切细些,再来一只骨肉酥散的醉烧鸡,要热乎刚出锅的,凉了就不脆了。至于这酒嘛……要他家的陈年老酒便好了,今儿生意好。”

  “好嘞!老爷稍等,小子马上就回来。”跑堂的掂了掂手里的银钱跑了出去。

  朱标眼睛扫过柜台,都是胭脂水粉。

  鸭蛋粉,鹅蛋粉,鲜花粉,绿豆云母粉,头油、香囊、香袋、香珠、香串、香手镯、香扳、棒香。

  这些当时在明末,可不是一般人用的的,质量很好。算这个时代的奢侈品店了。

  “店家,这胭脂水粉有什么折扣没有。”

  朱标看了眼三宝,三宝立刻会意,手指敲着木柜,问道。

  旁边几个人大笑,店家恭敬上前道:“有,不过今日正是中秋佳节,钱多俗气,要是猜出了这字谜的话,猜一给一。”

  店家指着胭脂水粉下挂的纸条,笑咪咪说道:“若是猜中一个,我便白给一个,中秋佳节老规矩。”

  这规矩,是戴春林老板附庸风雅,找出来的规矩,在明末却很受那些文人腐儒,夫人小妾的喜欢。

  很多人来买香粉,除了买个戴春林的牌子,剩下的就是玩的这种所谓的调调。

  灯谜字谜,在这些肚子里有点墨水的人眼里,似乎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买了戴春林的胭脂水粉拿回去炫耀。

  朱标想给马氏买件,正要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时,听到店家这么说,手又自己缩了回去。

  猜出来不就不用给钱了。

  白拿使我快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g.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